《媒体融合新观察》发文介绍

  《媒体融合新观察》由原《新闻窗》杂志更名而来,是全面反映新时代媒体融合学界、业界最新成果、展示媒体融合典型案例、交流媒体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全媒体学术交流平台。本刊由贵州日报社主管主办,贵州省记协、贵州省新闻学会协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欢迎海内外学界、业界专家学者、广大媒体从业人员及传媒相关专业研究生惠赐佳作。

  期刊等级:省级双月刊;网站收录:知网、万方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1992年(第一版)

  国际刊号ISSN:2096-661X

  国内刊号CN:52-1172/G2

55566.jpg

  【收录范围】学界优秀硕博研究、主流媒体、媒介融合、传媒运作、传媒理论探讨、传媒实践与思考、广电探讨等

  【投稿须知】3版6000字符起发。

  来稿格式及引文注释规范如下:

  一、来稿格式规范

  1.中文标题(含副标题)

  2.作者姓名(多位作者姓名之间用空格隔开)

  3.内容提要(150—300字,简明扼要地陈述研究目的和结论)

  4.关键词(3—5个,用空格隔开)

  5.作者简介(包括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联系方式等。多个作者,分别介绍)

  6.作者声明(明确标示稿件“专投《媒体融合新观察》”,严禁一稿多投,严禁抄袭)

  7.标点符号及数字的用法一律遵照国家标准(汉语拼音状态下)。

  8.文中如出现外国人名,第一次出现时需译成汉语,用括号标注外文原名,以后出现时直接用汉译人名。

  9.文中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四级标题的序号用“一、……”“(一)……”“1.……”“(1)……”标示。

  10.论文如系资助项目,在文末说明。多个资助来源的,只选一项。

  11.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及其他技术性修改。

  二、引文注释规范

  (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

  本刊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注释放置于文后(尾注)。注释序号用[1],[2],[3]……标识,全文统一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的右上角。

  (二)注释的标注格式以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为准。如下:

  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主要格式示例

  文献类型

  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

  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

  报告:R标准:S专利:P

  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载体类型

  网络:OL磁带:MT

  磁盘:MK光盘:CD

  普通图书

  [1]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广西自然保护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2]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17-121.

  论文集、会议录

  [1]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天津:[出版者不详].1990.

  学位论文

  [1]张志祥.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

  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1]李炳穆.理想的图书馆员和信息专家的素质与形象[J].图书情报工作,2000(2):5-8.

  报纸中析出的文献

  [1]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

  [2]张田勤.罪犯DNA库与生命伦理学计划[N].大众科技报,2000-11-12(7).

  电子文献(包括专著或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电子文献)

  [1]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情报学报,1999,18(2):4[2000-01-18].

  [2]萧钮.出版业信息化迈人快车道[EB/0L].(2001-12-19)[2002-04-15].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收起

取消
  • 首页
  • 电话
  • QQ
  • 服务中心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