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青年研究》2022年度重点选题本刊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广东,突出青年研究的新视野、新思想,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地缘优势,全方位反映当代青年的新风貌、新发展,不断拓展青年研究新领域,发表青年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诚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踊跃来稿,特别欢迎中青年学者加入我们的研究行列,以便共同提高本刊的学术水平和国内的青年研究水平。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创刊于1987年,由广东青年职业学院主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国内公开出版刊号:CN44—1493/Z;国际连续出版刊号:ISSN 1009—5446。每本定价10:00元。本刊竭诚欢迎校内外及各界专家、学者、企业家惠赐稿件,欢迎订阅。 (一)目前主要栏目 前沿观察、中国共产党与青年、共青团改革与建设、国家治理与青年发展、志愿服务与创新、港澳台与青年。 (二)投稿相关事项 1.本刊为季刊,每季初月的20号出刊; 2.本刊投稿方式为电子版,投稿邮箱:gdyoung@vip.163.com; 除电子版外,欢迎邮寄纸质版。邮寄地址: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障岗现龙街南101号广东省团校(广东青年政治学院),邮政编码510550,《广东青年研究》编辑部收。 (三)学术规范 1.请提供您的各项基本信息:单位名称(包括二级单位名称)、姓名、学历、职务或职称、主要学术研究方向、具体联系方式(手机号码、电子邮箱、邮寄地址、邮编等)。若有基金项目可注明。请将以上信息放置文章的首页下方注释处。 2.文章字数一般在8000-15000字不等,3月之内不得他投,若在3个月之内未收到本刊的采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3.文章标题等要求: 标题:一般不超过20字,同时提供标题的英文翻译; 摘要:一般在200字左右(反映文章的重要观点和核心内容); 关键词:一般3-5个,主要从标题里寻找,标题如果不够可从摘要里寻找。 4.引文请核对后,作为“参考文献”放至文章结尾处。 引文范例: 报纸 示例:[1]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载《人民日报》,1998年12月25日第5版。 刊物 示例:[1]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载《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书籍 示例:[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页。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