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超所值!越来越多的评职者选择出版专著!在评职称时,很多评审条件要求出版专著或发表论文二选一,一般一部专著相当于写三篇论文的价值。 参评者可以根据字符数选择独著或主编前三的位置。从出版的成功率来讲,出版专著也比发表论文更高。因为很多论文要求其中要有一篇核心论文。 大家都知道,核心论文周期长、发表难度高,而且费用高,因此,很多作者选择出版专著的方式来参评职称。 学术著作与论文孰轻孰重 什么是学术著作? 学术专著是指作者根据在某一学科领域研究的成果撰写的理论著作,该著作应对学科的发展或建设有重大贡献和推动作用。 学术著作到底有多大含金量呢?从评职要求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正式出版本专业10万字左右的著作1部可等同于2篇中文核心期刊,或5篇左右国家级论文。著作要求具有ISBN号,如果用论文来参评,那么均要求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且需提供查询网址。 想知道出版一本著作的时间,首先要明白出书的流程。 出书有着严格的流程,整理书稿,申报选题,排版设计,三审三校,申请书号,定稿印刷,一样都不能马虎。个人找出版社出书的话目前来讲很难,一是流程复杂、周期长,二是书号难求,建议找出版代理公司,省时省力成功率高。 正规的出版代理公司出书的时间从三个月到十个二月不等。比如独著的话,6-8个月可完成出版。如果选择多人合作出书,一般8-12个月可完成出版。不限定国内出版且时间相当紧张的作者,也可以选择国际出版,一般3个月左右就可以出版。 但以上说的只是一般情况因为每本书稿的情况不同,所以出版周期并不是明确固定的。 比如有的书稿内容较多较复杂,有的书稿专业性太强,有的书稿需要大量修改等,都会延长出版周期;又如有的书稿很完善,有的书稿只是按需印刷,就会加快出书进程。而这些流程里随时会出现不可预见的状况打乱原计划,这就需要经验丰富的编辑们灵活应对,找到合理解决办法。 所以作者们可以根据自己书稿的情况和编辑们的反馈掌握出版的进度,同时还要更多地关注出书质量。 今年,据成交数据统计:众多评职者中,在准备评职材料时相比较去年选择专著的人数大幅增加。那么,同等重要的产品需求为什么会逐步偏移? 晋升职称大多数都是需要发表3-5篇论文,如果是评高级职称,还需要发1篇核心期刊论文。核心期刊论文要求高,核心期刊量少,审稿严谨,准入标准高,难度大。而专著不论出版社级别是国家级还是省级,需求是主编还是副主编,字数的多少,学术水平的高低,相对容易操作。 出版理由 专著出版时间周期按照国际与国内来分,国内专著经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备案下发书号,因此出版周期一般在3~6个月;而国际出版不需要备案,在出版周期上也会相应的缩短时间。 相对于其他学术论文来讲,学术著作的含金量较高,而且更具有深度专业指标。 推荐理由: 一部学术著作=66篇3000字论文 一部学术著作=1篇北大核心或南大核心 一部学术著作=1篇SCI收录论文 一部学术著作=1项发明专利或研发技 出版优势 1.篇幅较长、内容广博(更厚重) 2.论述系统、观点成熟(更科学) 3.专门问题、理论实践(更专业) 4.关注前沿、引领创新(更突破) 除此之外,一部高水平的著作是本学科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是教学、科研以及专业建设能力的有力彰显;是教学改革、教材建设、人才培养、课题项目的成果展现;是对教育和社会发展作用较大贡献,在本学科领域打造一定的知名度的有力砝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