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收版面费!《南京某某学院学报》投稿须知!《南京晓庄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国家新闻总署正式批准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学术刊物,江苏省一级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办刊宗旨是成为学术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展示我院学术研究成果的窗口。主要栏目:陶行知研究、六朝研究、近代书院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文化与传媒、外语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书院研究。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稿约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双月刊)是南京晓庄学院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学术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本刊主要设有“陶行知研究”、“六朝研究”、“小学教育研究”等专栏。其中“六朝研究”已有20余年栏目史,曾连续两次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特色栏目”。在2013年“六朝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时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的李凭教授在致辞中认为,“经过不懈努力,‘六朝研究’专栏突破了国界,成为国内乃至世界相关学术界注重的学术平台。 本刊坚持质量第一、特色办刊之路,在继续办好“六朝研究”、“陶行知研究”、“小学教育研究”等特色专栏的同时,另设有“旅游学研究”、“心理学研究”、“语言研究”、“文学研究”、“宗教研究”、“美学研究”、“外国语研究”、”“新闻传播研究”、“哲学研究”等常设栏目,还拟开设“生态人文”等栏目。 本刊希望刊登一些能够引起社会反响、学界好评的高水平论文,尤其欢迎反映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理论前沿的稿件。论文篇幅一般在7000-13000字之间;对于系统研究某一课题、言之有物、具有真知灼见的论文,篇幅不限。论文格式请参看本刊编辑部相关网页上的说明。 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对来稿有权做必要的技术性和文字性处理;本刊自收到来稿起2个月内未与作者联系,作者可自行处理。请勿一稿多投! 本刊不收版面费,且按照优稿优酬原则计发稿酬。 本刊以开放原则办刊,欢迎广大专家学者赐稿!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编辑部关于《南京晓庄学院学报》注释体例 变动的启事 自2016年第1期起,《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的注释体例由原先的尾注改为页下注(脚注)。注释中涉及的引用或参考的文献,一般按著作者、文献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等顺序依次注明,每页重新编号。其具体格式要求分别如下: 一、当文章引用或借用的资料所在的著作第一次出现于注释中时,须将该文献作者姓名、著作名、出版者、出版年代及引用资料所在的页码一一注出。 (1)专著示例: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2-74页。 (2)译著示例:J.布卢姆等著,杨国标、张儒林译,黄席群校:《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二分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7页。 (3)编著示例: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4)文集或期刊、杂志内文章示例: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页。袁久红:《哈耶克自由主义正义论析评》,《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24页。 (5)报纸文章示例:陆全武:《国营企业改革中的几个问题》,《经济日报》1994年8月20日,第3版。 (6)使用因特网上的资料,须注明资料所在站点详细地址,示例:席慕蓉:《汉族的历史铜墙铁壁蒙古族的历史支离破碎》,凤凰网2015年12月17日,http://culture.ifeng.com/niandaifang/special/ximurong/. 二、当再次引用同一文献中的资料时,注释中只需注出作者姓名、文献名和资料所在的页码;文末不标注参考文献。 以上是本刊拟采用的基本注释规范,希望向本刊投稿的作者自觉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本注释体例规范。 欢迎高质量稿件,本刊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新近选题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