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职称论文快速发表,最快可当天录用!

19829677139

首页 >> 论文评鉴 >>教育论文 >> 智慧教育视域下中文学习平台的构建:特征、功能与实现路径
期刊咨询 论文投稿
更多

夏老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

周一 至 周日 : 9:00-6:00

联系方式:

夏老师电话:19829677139

微信二维码
更多

二维码客服不带白边.png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详细内容

智慧教育视域下中文学习平台的构建:特征、功能与实现路径

  提要: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技术构建自主、自助、自适应的智能化中文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智慧教育服务,是智能化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需要和趋势。本文从智慧教育视角出发,分析了当前语言教学正在发生的变革,即由强调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能力提升,由强调“统一的教”转变为“个性化的学”,更加注重学习体验的提升。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智能化中文学习平台的特征、功能和实现路径,包括资源建设一体化、学习内容模块化、学习过程交互化和学习评价过程化四大特征;智能化学习诊断、动态化资源适配和“管家式”学习支持服务三大功能;基础数据层、技术支持层和应用服务层三层结构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智慧教育;学习变革;中文学习平台;智能化平台设计;个性化教学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渗透和影响日益凸显,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动力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技术赋能的智慧教育已经开始从概念转变为行动和现实。2018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并将“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作为实施教育信息化2.0的八大行动之一,支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以推动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后疫情时代,在线上教学常态化的新形势下,国际中文教育如何适应智能化时代需求,利用智能技术对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进行变革,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智慧教育,是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原有的课程、教材和教学活动,将国际中文教育放在智慧教育这一背景下,构建智能化语言学习平台,实现教学创新。

  二、智慧教育与学习变革

  (一)智慧教育的内涵

  综观智慧教育相关研究,主要存在两种取向:一是从教育学角度理解,指促进人的智慧发展的教育(蓝劲松、韩亚楠,2014);二是从教育技术学角度理解,指运用智能技术的教育(杨现民,2014)。近年来,随着教育技术领域对智慧教育的研究日益深入,学界逐渐有将两种取向融合的趋势。刘晓琳、黄荣怀(2016)认为,智慧教育旨在通过各种网络和智能化技术所打造的智慧化学习环境的支撑,为学习者提供开放的和按需供给的教育,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最终达到促进学习者发展和学习者智慧提升的教育目标。曹培杰(2018)提出,智慧教育是指以“人的智慧成长”为导向,在普及化的学校教育中提供适切的学习机会,形成精准、个性、灵活的教育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刘革平、刘选(2021)从跨学科比较的视角提出,智慧教育是以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养成为宗旨,发挥教师个体和团队的教学智慧,借助智能技术实现教育系统跨界融合、模式重构的教育教学新样态。

  以上智慧教育的定义,虽然视角不尽相同,但对智慧教育的内涵阐释基本一致,即运用智能技术促进人的智慧发展。而人的“智慧发展”则与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人的“素养发展”相契合。因此,我们认为智慧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①智慧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其根本任务仍然是人才的培养,但侧重于促进人才综合素养的发展,包括数字素养和跨学科素养等;②智慧教育的实施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智能技术为支撑和驱动的;③智慧教育通过优化学习过程、学习环境、学习模式和学习体验,达到促进学习者更好地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智慧教育引领的学习变革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正在不断重塑教育和教学的形态,知识的传授和获取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此进程中,语言教学的理念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素养为核心,由强调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能力提升

  自20世纪末以来,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现行的教育体系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曹培杰,2018),无法满足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21世纪全球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便是如何培养未来公民。一些国家和地区及某些国际组织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框架和理念,如关键素养、21世纪素养、21世纪、综合能力、共通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尽管概念名称存在差别,但毋庸置疑的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与相关国际组织均将素养和能力放在核心位置,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期望。

  在这些框架和理念的影响下,第二语言教学学界也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并出现了若干影响较大的外语教学标准。以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2015年版)为例,它将外语学习提到“语言促进人的发展”的高度,提出语言学习的目标不仅是听、说、读、写技能层面的应用,更重要也更核心的是通过语言学习发展有效沟通能力和文化互动能力。在此过程中,发展学习者的个人素养和21世纪技能,从而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良好素养的世界公民(姜丽萍等,2020)。由此可见,语言教学的理念业已从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转向重视能力培养和素养提升,包括沟通与合作、信息素养、创造性与问题解决、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等(师曼等,2016)。

  2.以学习者为中心,由强调“统一的教”转变为“个性化的学”

  社会性网络的发展催生了语言教育技术从“教学支持范式”到“学习支持范式”的转变(武和平、康小明,2021)。智慧教育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依靠标准化教学来批量生产人才的传统教育形态,构建与人工智能时代相适应的教育生态。其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个性化,即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和特点,为其提供富有选择性、更精准、更有效的个性化教育服务(黄荣怀等,2021),从而能够让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开展个性化学习。这也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相契合,有助于该理念更充分地落实。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与独一无二的个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应在尊重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中,学习者被给予最高的关注,他们多元化的学习需求逐渐得到重视。这就意味着,语言教学需要打破千篇一律的传统形态,要根据学习者的不同需求,提供精准、灵活、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与支持服务。

  3.以构建智慧学习环境为着力点,更加注重学习体验的提升

  学习环境是教与学的实现基础。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日益显著。传统线下课堂的单一学习环境已愈发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人们开始不断深入地探索能够支持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多元化、智能化学习环境。随着实践的深入,研究发现教学中仅仅简单地将教学内容数字化并不能为学习者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它仍是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只能达到培养学习者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的低阶认知目标,很难实现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阶认知目标。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学习者学习环境的构建和研究逐渐从数字化转向智慧化。智慧学习环境能够感知学习情境,识别学习者特征,推送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提供最优的学习路径和精准的学习支持,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并评测学习成果,从而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黄荣怀等,2012;曹培杰,2018)。由此可见,注重学习体验的,自主、自助、自适应的智能化无缝式学习正逐渐变为现实。(本文发表于《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2021年第4期,作者:姜丽萍 王立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8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51期刊论文网

陕西省西安市航天产业基地航天大道288号

【免责声明】:51期刊论文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 电话直呼

    • 19829677139
    • 夏老师 :
  • 学术职称发表咨询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蓝坛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